聚焦丨一个优秀策展人是如何把“展示”布成“展览” 的
如果把展览比喻成电影,艺术家是主演的话,那么策展人就是这一场电影中的导演,展览主题、展览形式、风格以及宣传方式等等,都需要策展人决定。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做策展人的时代里,一个优秀的策展人不该只是完成一个展览,而是要如何将一场艺术展示变成一个真正的艺术展。
If the exhibitions are compared to movies, the artists are compared to those who act the leading roles in the movies, then the curators is the director in the movie. The theme, form, style, publicity of exhibitions are determined by curators. In an age where everyone can be a curator, an excellent curator should not just complete an exhibition, instead, he should consider that how can turn an art display into a real art exhibition.
丨策展人的前期准备丨
一个策展人首先是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国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更不用说艺术史了;除此以外还要具有观察事物发展的敏锐性,具有良好的艺术判断能力;技术方面,需具备关于空间、情景理解的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社会组织能力,能够协调不同组织间的工作,甚至是艺术项目的管理以及一定的行政能力。
作为策展人必须要遵循三个核心:判断、批评和组织。策展人应将当下的社会状况延伸出重要的思想议题,变成艺术策展的动力和学术核心,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将信息整合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表达展现在观众面前。
策展人在决定做一场展览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全面的了解该艺术家,明确知道该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他的作品的意义为何,他想向公众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其作品。策展人不是艺术家的搬运工,直接把作品运送到展览空间中挂在墙上,策展人需要在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考量,找到作品与展览之间的某种联结,使得展览主题与艺术家的作品观念里应外合,从而将作品于展览主题的信息力度增强,以最大程度展现给观众。
为此,策展人必须尝试处于艺术家意识的顶端,从而找到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独特观点,在理解之上寻找展览策划的方向。策展人最重要的是拥有作品内容的最高知觉。因为每个艺术作品都传递了不同层次的信息和故事,当策展人尝试挖掘出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动机及其作品讲述的故事,就能获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多重观念。之后,策展人的工作是从中选择与展览主题相关的观念,通过一定的展现方式来强化此观念的力度。
著名策展人小汉斯说过,“策展人的作用就是帮艺术家们连接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这好比是做一个有效的连接(Junction-making),要将他们脑海中未实现的计划引导出来。策展人要清醒地意识到你不是为某个概念画插图或作说明。时至今日,策展不只单纯对艺术史、文化遗产负责,我们所打造的展览应向公众提供未尝试过的体验,而非一种阅读感知”。
▲ 策展人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在充分的了解艺术家、确认主题后,策展人开始寻找合适的场地。与之前不同,目前在的展览形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场地也并不单单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当中。在确认场地后,那么就到了布展环节。布展是很有意思的,当你把原作的包装打开之后,就会不断有新的灵感出现。这种新的灵感会让人很兴奋,也许你会有新的想法。
除了艺术家和作品部分外,市场推广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艺术家比较有名气,那么赞助和推广还是比较好做的,如果是青年艺术家,那么在赞助推广这块就会相对来说比较难,也很可能出现实际的赞助推广与预期不符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策展人了,如何根据实际的资金将展览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体现到最大化。
总得来说,策展人除了做好展览的前期准备外,策展的学术性也是重点的体现,一个艺术艺术展览,如果失掉了学术性只有商业性,那么它也不能被称之为是一场成功的展览。
丨策展学术性的体现丨
在这个大量展览满天飞的时代下,我们开始深思,展览的学术性在哪里?在这个充满着商业的时代里,太多的展览打着学术的旗号坐着商业的事情,很多的展览不过是消费艺术家的名气又或者是策展人的名气。那么,究竟该如何紧贴主题的把握好一场展览的学术性?
真正的学术性是应该在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的吻合度上下功夫,而不是草率选择一个宣传噱头做展览,结果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毫无关联。然而,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的吻合,就一定带来学术性吗?答案也并非如此简单,有无恰当主题对于展览是否具有学术性是有着一定的关系,但却非决定性因素。现行很多展览喜欢找大腕艺术家,配上一些从不同角度重复过多次的话题,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确实吻合,但却没有任何的建设性意义。结果,大多走向了以参展艺术家的名头炫目于世的效果,展示得热热闹闹,却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真正的学术展是对策展人专业的严格考验,在今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举行了“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的展览,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克劳斯·西本哈尔和余丁,他们将展览的学术性表达的非常好。这是卡塞尔文献展历史上第一次有关其历史发展与严格的大规模的历史性展览,也是第一次专门面向中国观众策划的展览,展览通过近300组文献和作品,从多个角度对文献展进行了回顾与探索。
▲ 阿尔诺德·博德
展览以四个不同的核心空间——“重建”、“转型”、“一切皆可”和“全球话语”为观点,提供了一个全方面了解卡塞尔文献展历史的线索,借讲述文献展的故事启发观者对当下艺术世界的反思。展览中亦梳理了中国艺术家参展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史和作品。同时,四个章节的划分,避免了平铺直叙地罗列文献展的历史,而是将卡塞尔文献展的发展历史放入到时代与社会变革的背景中,通过一个展览的历史,也折射出当代艺术60年代的数次转型与浪潮。
展览以大量文献为主,但并不拘泥于文献材料的呈现,一目了然地传达文献展本身的历史、又能跃出文献之外,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卡塞尔文献卡60年来的精神历程,空间设计颇为用心。
在策展中两位策展人紧紧地扣住文献展的主题,西本哈尔认为文献展何以成为一个神话?其6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记录”了视觉艺术、艺术概念和艺术内涵发展、蜕变、转型的过程,同时,通过展览及其教育项目,卡塞尔文献展还捕捉了参观者和评论家对艺术的感知、以及策展与呈现的形式与体量的发展变化。他借用第九届文献展策展人所说的话:展览是产品、是挑战、是发言。另一位策展人余丁也表示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呈现卡塞尔的历史,而是呈现一种德国精神。在他看来,德国的理性精神是对世界的贡献,这种理性衍生出的是思想、艺术及各方面的自由。
▲“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的展览
策展人在策展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主题,把握住了文献展所要表达的核心,把展览的意义发挥到最大化。
丨展览的多种形式丨
除了学术性之外,展览的内容形式也是非常重要。从过去传统的架上绘画到如今的新媒体沉浸式互动展览,艺术形式已越来越多样。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众似乎更喜欢带有互动的、有趣的装置展,又或者是代入感强的沉浸式艺术展。所以策展人在策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增强展览的体验感与趣味性。
由策展人夏季风策划的“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上,展览的形式就非常具有代入感。展出的梁铨作品虽本是架上艺术,但展览却结合了大型装置布展,大费周章将竹林移植至展厅。展览通过营造一片真实的竹林场景将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潇湘八景”系列作品掩映其中,竹林中的假山石、茶座、传统家具......与传统的“潇湘八景”氛围相呼应,迂回的展线,亦可进,亦可出,让人仿佛置身真实的潇湘之景中。与“潇湘八景”的传统意向相呼应,竹林本身亦是展览作品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竹子的成长、枯黄、凋零,也会构成展览的另外一道风景,也呼应着艺术家梁铨对于生命的感悟:在波澜不惊的一生中,成长、衰老到死亡。展览中,竹林的“具象”和艺术家作品形式的“抽象”本来可能是一种视觉上的冲突,但在展览现场,并没有想象中的违和感,或者说这种视觉冲突在情境的营造下,通过弱化架上绘画的作品传达,也可以显得极为融洽。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同样在“透明的声音”展览现场,策展人詹姆斯·吉鲁东主要呈现声音的丰富性。在他眼里,即便是一场聚焦声音的展览,也无法轻易将人之五感单一地分开讨论,因此本次展览呈现了声音的多种可能:包括无声的、有声的,和色彩(视觉)、香味(嗅觉)、互动(触觉)相关的作品。展览在布局上也可以说别具匠心,詹姆斯·吉鲁东依据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个性结构——核心筒区域和回旋坡道展厅,将45件作品巧妙地分布在其中。整个展览没有设置明确的主题单元,也未采取并列式或递进式的层次关系。在吉鲁东眼中,展览的关键在于呈现声音的丰富性。为此,他在布展时非常注意作品声音的强弱关系。并且他还将声音结合光、液体、干冰等不同介质,打造出“通感”效应。
▲ 王福瑞《电磁音景》
▲ 皮埃尔-阿兰·雅弗雷努《天使坠落》声音及视觉装置 2003
此外,展览里还呈现了无声的作品,尽管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初衷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吉鲁东希望展示的是一种关于有声与无声的讨论。
展览中还包括了互动性的作品,让观展者直接的参与到作品中来,感受声音。如斯特凡·博瑞尔和克里斯托弗·勒布雷东创作的《智能领地-嬉游曲》,以“笑声”为素材,每部手机互相联系、倾听与应和,当观众给予作品不同声响时,作品回馈的也是不同笑声。使展览更具有趣味性。
▲《智能领地-嬉游曲》
丨场地选择的合理性丨
随着展览的多种形式表现,场地的选择也开始变得更加广泛,不再仅仅的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之中。近两年随着艺术展览走进商场的案例不断增多,商场也变成了策展人选择展览的重要场地之一,像上海的K11、静安嘉里、新天地都是热门办展场地。还有一些展览策展人会将地点选在室外,如公园、街道等等。
而具体的场地选择,则需要根据展品以及主题来确定。一般传统的架上绘画还是会选择美术馆、博物馆这种专业的展示场地;新媒体互动装置或者是沉浸式展览则会有部分放置在商场中,因为商场的人流量比较大,互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还有一些公益性质或者公共艺术的展览,会选择在室外,场地条件会更为开放。
去年,由策展人邱志杰策划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艺术展在北京CBD核心区环球金融中心举办。“不足为外人道也”本是《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叮嘱误入的渔人的华语,带有古人自谦式的口吻,实则是一种温柔的警告,希望渔人不要把世外桃源的存在泄漏给外界。而本次展览的主题“不足为外人道也”在借用桃花源的各种元素之外,更是对以集体记忆和经验为基础的历史的虚无感,意味着怀疑与思忖,同时也意味着这些思索只能是私人性的,无法进入公共领域的。展览以《桃花源记》作为原始灵感的来源,回溯了85新潮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思想潮流,最终回到一种个人化的艺术立场。艺术家邱志杰、声音艺术家张梓倩和年轻艺术家们的32件作品,以画作,雕塑,装置以及影像等方式呈现各自内心的桃花源,也将观者带进了个人内心中的桃花源。
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最多关注的便是在环球金融中心中庭进行的大型集体表演。表演结合听觉、视觉与嗅觉符号,以《桃花源记》中“忘路之远近”为题,以中药作为线索,描述了一个身处职场的男子,在众童子煎制的“救世救市救命救魂仁义汤”的浸润下,荡涤污秽浑浊,褪去象征万疾之源的外衣躯壳,从而寻找到“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桃花源”的经过。演出中出现的声音全部由中药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普通工具发出,黄豆、竹冕、铜铃不时发出独特地音色,伴随声音的波动与香气的弥散,将现场水泄不通的围观者带入走向桃花源的神秘之境。
策展人邱志杰大胆的将展览的场地选在室外环球金融中心的中庭,将展览与大众相融合,倾听大众的声音,这不仅仅是展览的形式,而是从用这种最直接的表演将艺术传递给大众。
策展人是一座沟通公众和艺术世界的桥梁,他们通过运用知识和不同方式来促进公众和艺术世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每一位策展人都应该将这种“交流”置于最为首要的位置,而不仅仅是对于艺术作品作出评判。
《艺术市场通讯》主要面向艺术机构、收藏机构、艺术家、藏家、投资人、艺术从业者、艺术爱好者、艺术媒体人等等,为了更好的分类管理与提供服务,《艺术市场通讯》邀请大家留下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常用邮箱)、从事职业、和希望得到的服务,便于日后合作和举办活动。留言方式:可直接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推广及合作可联系邮箱tina@chinartlaw.com